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倍增器”,工業互聯網為發展數字經濟提供了強大支撐動力。12月5日,江蘇新時空《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專欄走進國家級“雙跨”平臺企業朗坤智慧,專題報道企業如何蹚出中國自主工業互聯網平臺崛起之路。
朗坤智慧董事長武愛斌接受專訪,就工業互聯網發展相關問題,介紹了朗坤蘇暢的經驗做法和實踐成效。
一、深耕電力,從工業軟件到工業互聯網
傳統工業軟件企業,是最早感知、最早實踐、最早技術儲備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目前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廠家主要有三類,包括像GE、西門子、海爾、航天云網這樣的頭部制造企業,像BAT這樣從消費互聯網進入工業互聯網的公司,還有像朗坤智慧這樣做工業軟件起家,長期提供行業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在第一輪競爭中,頭部制造企業因為場景、國家大力扶持的優勢拔得頭籌。但是,我堅信第三方工業軟件企業技術底蘊深厚,市場化程度高,所以能夠走得更遠、更高。
電力行業是中國工業的縮影,是兩化融合的“第一梯隊”,是技術的“磨刀石”。由于流程復雜、安全可靠性要求高、自動化水平高、裝備先進、理念超前等特性,引領其他行業快速發展,為工業軟件企業創造了大量機會。
從一個設備到一個車間、一個工廠,再到一個集團;從參與國內建設,到參與“一帶一路”、走出國門......朗坤智慧深耕發展工業軟件,以電力行業為突破口,長期向國外先進頭部企業學習,并勇于探索實踐,掌握了在重資產流程工業領域的關鍵核心數字技術,走過了一條從引進到消化再到自主創新之路,已成為國內專業的工業軟件產品和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商。今年上半年通過層層選拔成功入選2022工信部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南京唯一一家。
二、國家“雙跨”平臺的成長“秘訣”
工業互聯網發展,一定要堅持長期主義,遵循“點、線、面、體”由小到大、循序漸進的發展規律。
首先,做好做實做精核心技術平臺。
朗坤始終堅守在關鍵技術攻關前線,引入并培育了一支高學歷、工業背景深的專業人才隊伍,傾力打造覆蓋多層、完整的蘇暢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組件,推出運行優化、質量尋優、能耗優化、故障診斷等一批“殺手級”工業App,在電力、煤礦、化工、建材等行業運用廣泛,解決了重點領域不少“卡脖子”難題。
其中,“煤礦大型固定設備故障診斷和健康管理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技鑒定,獲得王國法院士點贊,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其次,虛心向行業學習,向各個領域專家學習。
朗坤通過與行業頭部企業合資共建、與產學研生態共融、與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資源共享,加速IT與OT深度融合,做到專業和精通。
由朗坤與國家電投河南公司共同研發的電力行業遠程診斷工業互聯網平臺,已在國家電投集團火電遠程診斷中心成功投運,準確率高、易用性好、可擴展性強,成功實現國產替代。
三、數智“浪潮”涌動,工業互聯網如何“踏浪前行”?
當前,工業互聯網大潮正涌,市場競爭者眾多,重建設、輕運營現象亟需改變,在標準、信息安全、技術創新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一,工業互聯網企業要堅持科技創新,瞄準國內外最新技術發展趨勢,善于學習國家政策,研究并制定行業標準,遵守法律法規,確保信息安全、數據安全。
第二,我國工業門類眾多,不同行業工藝不同、管理不同、流程不同,所以要先做好行業互聯網,解決客戶痛點,再通過市場驅動。建議運用市場化力量,多建一些行業特色、區域特色的共性平臺,吸引更多的企業租用、有償使用,這樣可以大大節省社會資源、降低學習和試錯成本,促使數字經濟健康有序、蓬勃迅猛、高效優質發展。
第三,頭部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發揮示范效應,積極參與省部級重大示范工程建設,將在全國各地、中央企業的好的經驗、成功的樣板進行復制推廣,探索“共建、共創、共贏、共享”的商業模式,讓更多客戶敢用、能用、易用、好用。
第四,希望政府能夠像“修建高鐵”一樣,加強頂層設計、統籌規劃,由央企主導,構建生態,有序建設,重視運維,樹立并推廣行業標桿。
“我相信,我國工業互聯網用不了幾年,一定會走在世界前列?!崩世ぶ腔蹖⒈謱W?、堅韌、創新、利他的精神,持續深化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釋放國家“雙跨”平臺賦能價值,為企業、行業及產業做出新的貢獻。
供稿部門|戰略與投資發展部